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28
0
自我挑戰組

綠洲計畫:當團隊開始看見自己系列 第 28

Day 28 第二十八章:綠洲已成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第二十八章:綠洲已成

時間又過去了半年。「創世紀」專案的成功,像一股強勁的東風,徹底吹散了籠罩在「星雲科技」上空的陰霾。公司的氛圍,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。艾佛勒應穆拉提的邀請,以「老朋友」的身份,再次回到了這裡。他想親眼看看,那個由他親手播下的種子,如今長成了怎樣的風景。

他走進辦公區,看到的是一番他幾乎不敢相信的景象。

過去那種死氣沉沉、人人自危的氣氛消失了。取而代之的,是一種輕鬆、專注而又充滿活力的流動感。工程師們不再是孤島,他看到前後端的工程師自然地湊在一起,對著同一塊螢幕討論著API的設計。白板上畫滿了各種架構圖和流程圖,但不再是記錄問題的「恥辱牆」,而是變成了團隊集體思考和創造的畫布。

他悄悄地走進一間會議室,裡面正在召開一個新功能的Sprint計畫會議。他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,但他們的狀態,已經完全不同。

產品經理安娜,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「傳聲筒」。她自信地站在前面,生動地講述著這個新功能背後的用戶故事和商業價值。她的語言中,充滿了對產品的熱情和主人翁感。

當她講完後,前端工程師馬克第一個提問。但他不再是過去那種充滿挑釁的語氣,他說:「安娜,謝謝你的分享。我理解了這個功能的價值。從技術實現的角度,我有一個小小的擔憂,如果……」他的提問,是建設性的,是為了共同把事情做好。

後端工程師大衛,則在一旁認真地聽著。他不再是那個緊鎖眉頭、獨自扛起一切的「英雄」。他會時不時地插話,但更多的是在鼓勵團隊裡的年輕工程師發表看法:「小傑,關於資料庫的擴展性,你怎麼看?你上次做的那個模組很有啟發。」他正在從一個「英雄」,蛻變為一個「導師」。

QA負責人莉莉,則在會議的早期就參與了進來。她和開發團隊一起,在設計階段就開始討論測試策略和潛在的風險點。她的角色,真正地從「事後找茬」,變成了「事前共建質量」。

會議高效而順暢。團隊很快就對Sprint的目標和範圍達成了共識。他們之間的對話,自然地運用著「我觀察到…」、「我需要…」的句式,充滿了相互尊重和探尋。

更讓艾佛勒驚喜的是,他看到團隊的Kanban看板上,有一條被所有人都嚴格遵守的「工作流」。任務在看板上順暢地從左向右流動,每一個狀態都有清晰的定義和WIP(在製品)限制。CI/CD系統在後台安靜而可靠地運行著,每一次代碼提交,都會引發一連串綠色的成功通知。

這一切,都已經不再需要任何外部的顧問或管理者來推動。它已經成為了團隊的「肌肉記憶」,成為了他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。

會議結束後,CTO穆拉提找到了艾佛勒。她的臉上,洋溢著一種發自內心的、輕鬆而自信的光彩。

「艾佛勒,你看。」她指著窗外那片充滿活力的辦公區,說,「這就是我們共同打造的『綠洲』。」

她拿出最新一季的報告,與艾佛勒分享著令人欣喜的成果:
「方舟平台」的客戶滿意度,創下了歷史新高。那位曾經威脅要解約的最大客戶,不僅續簽了合約,還主動提出要共建一個聯合創新實驗室。
公司的營收恢復了強勁的增長,因為高質量的產品和交付能力,為他們贏得了市場的口碑。
更重要的是,員工的離職率降到了公司成立以來的最低點。不僅如此,「星雲科技」還因為其卓越的工程文化,開始吸引到業界最頂尖的人才主動加盟。

最近,公司剛剛發布了一款基於「方舟平台」的、極具創新性的人工智能應用。這款應用,正是在「創世紀」專案後,由那個充滿了信任與協作精神的團隊,在極短的時間內,高質量地開發出來的。

「我們做到了。」穆拉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,「我們不僅修復了一個破碎的系統,我們還建立起了一個能夠自我修復、自我進化的有機體。」

艾佛勒微笑著點點頭。他知道,這片綠洲,已經不再需要他這個「園丁」了。它擁有了一套健康的生態系統,能夠自己汲取養分,抵禦風雨,並且生生不息地成長下去。

他看著那些曾經愁眉不展,如今卻充滿了激情和創造力的面孔,心中湧起了一陣深深的滿足感。這,就是一個組織發展顧問,所能期待的、最美好的回報。


上一篇
Day 27 第二十七章:冰凝成新的習慣
下一篇
Day 29 第二十九章:顧問的告別
系列文
綠洲計畫:當團隊開始看見自己30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